杨瀚森在最新采访中直接谈到NBA与CBA的不同,并结合自己的选秀回忆和对新赛季的态度,展示出他对未来的清晰思路。他认为两大联赛在比赛节奏、身体对抗以及球员心态上各有特色,同时坦言选秀过程中的心路历程让他更加坚定目标,新赛季将以更成熟的状态迎接挑战。
在这次非常新的专访中,杨瀚森一开场就用简洁的语言提到了自己这段时间的收获。他说,过去的一年让自己看清了很多事,从训练到比赛,再到与不同对手的交锋,都会带来不同的视角。尤其是在面对国内外不同类型的球员时,他发现技术与身体都需要同步提高。
杨瀚森透露,过去在备战过程中,他尝试了更多针对核心力量和脚步灵活性的训练方式,这些改变让他在场上的稳定性提升了不少。特别是在去年与高水平对抗时,他感受到差距的同时,也找到了弥补的方法。他强调,再多的训练如果没有长远目标,就容易迷失方向,而选秀经历正是一次明确目标的节点。
回忆起选秀的那几天,杨瀚森笑着说,那是一种既紧张又兴奋的感受。等候结果的过程像是坐过山车,既希望被认可,又担心是否能满足外界对自己的期待。虽然结果还有遗憾,但令他记忆深刻的是与不同经理、教练的交流,他们的提问不仅涉及技术,还关心个人性格与生活习惯。这让他明白,职业球员的价值不仅仅在数据和荣誉上,还有适应团队和长期成长的能力。
他尤其提到,自己在与美国的教练交流时学到很多关于自我管理的细节,比如饮食节奏、睡眠质量以及如何在长途比赛后快速恢复,这些都为新赛季打下了基础。在他看来,只有把这些细节做好,才能在赛场上保持最高水准。
谈到新赛季,杨瀚森明确表示将调整自己的竞技心态。他不再过分在意外部的议论,而是集中精力在训练和比赛中发挥稳定的作用。无论是在CBA还是有机会前往NBA,他都会以百分百的投入面对。新赛季他希望带领球队在关键比赛中走得更远,同时也希望通过不断提升为自己争取更大的舞台。
在本次采访里,谈到NBA与CBA的区别是一个重要话题。杨瀚森认为,首先,NBA与CBA最大的不同在于比赛节奏。NBA整体速度更快,球员在攻防转换的反应时间极短,这不仅考验爆发力,还要求在高速中做出准确判断。而CBA的节奏相对稍慢,更注重阵地战和细致配合,这就让球员有更多时间处理球,但同时也要具备稳定的基本功。
其次,在身体对抗方面,NBA与CBA差异明显。NBA球员普遍身材更壮、力量更足,对抗中的空间争夺极为激烈。杨瀚森坦言,自己在海外训练和试训期间明显感到身体压力更大,对手在防守和卡位上不会给太多喘息的机会。相比之下,CBA虽然也有高强度对抗,但厚度和持续性与NBA有所差距,因此在CBA表现出色的球员,到NBA可能需要一段适应期。
除了节奏与对抗,NBA与CBA在球员心态上也存在差异。杨瀚森提到,NBA球员大多习惯在极大竞争环境中生存,每一场比赛都可能影响他们的位置和合同,因此他们的求胜欲和自我要求非常高。而CBA球员更多是在稳定的团队体系中成长,虽然竞争也很激烈,但环境相对熟悉。这就导致了两种联赛球员在压力应对与动力来源上的不同。
在文化和训练理念层面,NBA与CBA的差别同样明显。NBA更强调个性发挥与创造空间,让球员在战术体系中拥有更多自由度,同时辅以科学的训练和数据分析,而CBA的体系相对集中,由教练组制定明确分工,以团队统一战术为核心。这两种模式各有优劣,也让不同背景的球员在切换联赛时面临挑战。
杨瀚森还指出,虽然NBA与CBA在多个方面存在差距,但并不意味着谁绝对强于谁。对球员而言,关键在于能否适应不同规则和环境,并在其中发挥出最大的实力。他本人希望能通过在CBA的表现,不断缩小与NBA标准之间的距离,未来能够有机会再次挑战更高的平台。
采访的最后,杨瀚森再次强调,无论是在CBA还是NBA,勤奋与坚持是通用的成功密码。通过这次非常新的对话,他不仅分享了NBA与CBA区别,也表达了对新赛季的目标与信心,这些思考将指引他继续在篮球道路上前行。